第 3 部分:科研与论文写作
How to Do a Research
这部分主要介绍平时科研中如何查找&阅读&整理文献+做笔记,以及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,跟踪最新的学术进展。
Learn latex
一般的文献/业界资讯获取渠道
- arXiv:一个开放的论文预览平台(pre-print),几乎每天都有更新。
- 通过订阅 Google Scholar 上一些感兴趣的作者/方向。
- Research Blogs:Google、OpenAI、Baidu等都有自己官方的 blogs。
- 各大会议,如偏算法的 ICML/NIPS,偏硬件的 ISSCC/ISCA等。
- 微信公众号、爱可可-爱生活的推送、知乎、Reddit-ML板块等。
信息整合工具
- Arxiv Sanity Preserver:一个帮助用户筛选 arXiv 上感兴趣文章的工具,强烈推荐。
- RSS订阅工具,可以用于订阅上述提到的 blog 的更新。
论文的阅读
当我们拿到一篇论文,我们首先需要阅读其摘要+简单翻翻论文内容,根据论文新颖程度判断要 泛读 还是 精读。
泛读策略
- 快速浏览摘要、引言和结论
- 关注主要贡献和创新点
- 了解实验设置和主要结果
- 记录关键信息供后续参考
精读策略
- 仔细阅读每个章节
- 理解技术细节和实现方法
- 分析实验设计和结果
- 思考可能的改进和扩展
如何做笔记
做笔记对论文阅读来说十分的重要。
- 对于泛读的论文,简要记录论文大致思路及实验结果。
- 附上自己的评论和思考。
- 定期的专题性整理和总结。
- 偶然想到的idea,无论是否合理,都要及时记录下来。
笔记模板建议
# 论文标题
**作者**: 作者姓名
**会议/期刊**: 发表位置
**年份**: 发表年份
**链接**: 论文链接
## 摘要
[简要总结论文主要内容]
## 主要贡献
1. 贡献点1
2. 贡献点2
3. 贡献点3
## 技术方法
[详细描述技术方法]
## 实验结果
[记录主要实验结果]
## 个人思考
[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想法]
## 相关论文
[列出相关论文]
论文写作注意事项
科技论文的写作并不是杂乱无章,而是有迹可循的,只要遵循一定的习惯和格式,基本上可以应付基本的写作难题。
基本写作规范
- 每一条引用必需写在References section里面
- 引用按照第一作者的姓的字母顺序排序
- 使用完整的句子(包含主谓宾),避免用碎片化的句子
- 多用并行结构,用相似的语法来表述每个对象
- 确保主语和动词相符(单复数)
- 文章尽量用积极的方式叙述
- 减少重复用词
- 句子不要过长,注意主语是否被更换
- 不要出现口语化是表达
论文结构
1. 标题 (Title)
- 简洁明了,准确反映论文内容
- 避免过于技术性的术语
- 包含关键词便于检索
2. 摘要 (Abstract)
- 200-300字左右
- 包含问题、方法、结果和结论
- 避免引用和图表
- 使用第三人称
3. 引言 (Introduction)
- 介绍研究背景和动机
- 明确研究问题和贡献
- 相关工作简要回顾
- 论文结构说明
4. 相关工作 (Related Work)
- 系统性地回顾相关工作
- 指出现有方法的不足
- 突出本工作的创新点
5. 方法 (Methodology)
- 详细描述技术方法
- 提供足够的实现细节
- 使用图表辅助说明
6. 实验 (Experiments)
- 实验设置和数据集
- 评估指标和基线方法
- 结果分析和讨论
7. 结论 (Conclusion)
- 总结主要贡献
- 讨论局限性和未来工作
写作技巧
语言表达
- 使用主动语态
- 避免冗长的句子
- 保持逻辑清晰
-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
图表制作
- 图表清晰易读
- 标注详细准确
- 颜色搭配合理
- 分辨率足够高
引用格式
- 遵循会议/期刊的引用格式
- 确保引用准确完整
- 及时更新参考文献
常见错误
- 语法错误:主谓不一致、时态混乱
- 逻辑错误:前后矛盾、论证不充分
- 格式错误:引用格式不规范
- 内容错误:技术描述不准确
写作工具推荐
文本编辑
- LaTeX:学术写作的标准工具
- Word:简单易用,适合初学者
- Overleaf:在线LaTeX编辑器
参考文献管理
- Zotero:免费开源
- Mendeley:学术社交功能
- EndNote:功能强大
图表制作
- Matplotlib:Python绘图
- TikZ:LaTeX绘图
- Visio:流程图制作
良好的科研习惯和写作技巧是学术成功的基础,需要持续练习和改进。